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蒋瓛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老朱假死后,我登基哄堂大孝朱元璋蒋瓛全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今年不当菜鸟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一语话闭,拉着赵有容的手告退,却并没有着急返回寝殿,反而七拐八绕地来到了后宫。“殿下,我们要去哪里?”看着位置有些超乎想象,赵有容不解地问着朱允熥。“你傻了,我们有多少日子没去拜祭皇祖母了?而且,也有些日子没来后宫报平安了。”一边走着,朱允熥一边不经意地说道。虽然话是如此这般说的,但是赵有容总感觉对方是有别的意图,她记得自己的夫君可是不这样的。对方没有说的意思,赵有容也没有多问,夫为妻纲,这是她一直恪守的一点。一路跟着,前来祭拜他们的皇祖母。朱允熥其实是个非常有孝心的皇孙,以前朱允炆都没有怎么认真地前来祭拜过马皇后。朱元璋“在世”时,就和马皇后十分地恩爱。马皇后先朱元璋一步离世之后,他更是悲痛欲绝,脾气肉眼可见地暴躁了不少。在那之后...
《大明:老朱假死后,我登基哄堂大孝朱元璋蒋瓛全局》精彩片段
一语话闭,拉着赵有容的手告退,却并没有着急返回寝殿,反而七拐八绕地来到了后宫。
“殿下,我们要去哪里?”
看着位置有些超乎想象,赵有容不解地问着朱允熥。
“你傻了,我们有多少日子没去拜祭皇祖母了?而且,也有些日子没来后宫报平安了。”
一边走着,朱允熥一边不经意地说道。
虽然话是如此这般说的,但是赵有容总感觉对方是有别的意图,她记得自己的夫君可是不这样的。
对方没有说的意思,赵有容也没有多问,夫为妻纲,这是她一直恪守的一点。
一路跟着,前来祭拜他们的皇祖母。
朱允熥其实是个非常有孝心的皇孙,以前朱允炆都没有怎么认真地前来祭拜过马皇后。
朱元璋“在世”时,就和马皇后十分地恩爱。
马皇后先朱元璋一步离世之后,他更是悲痛欲绝,脾气肉眼可见地暴躁了不少。
在那之后,朱元璋面前,关于马皇后的事所有人更是讳莫如深。
每逢每月十五,宗族内的子弟必定都会斋戒,前来看望马皇后,烧香礼拜。
朱元璋活着的时候,这些朱氏的宗族都还表现的挺好,一副兄友弟恭、仁孝宽爱的样子,经常来到马皇后的灵牌前,烧香礼拜。
可是,这先皇驾崩之后,平日里来看马皇后的人也少了,由此可见,并没有多少人真情实意地来祭拜马皇后。
朱允熥和赵有容就像是寻常夫妻那般,来到马皇后灵前,朝着马皇后的灵位行了宗族之礼。
他们夫妻二人双双跪坐在马皇后的灵位前,就像是祈求保佑一般。
这时,老臣梅思祖带着梅殷以及宁国长公主朱照容也前来祭拜。
见到朱允熥夫妇,他们也是有些惊讶。
“见过殿下。”
朱允熥此时回过头,见到是梅思祖一家,也客气地还了一礼。
“没想到竟然能够在此处遇到姑母。”
朱允熥所说的姑母,自然就是宁国长公主朱照容了。
朱照容可是朱元璋的嫡长女,也就是马皇后的第一个女儿,在后宫之中颇有地位。
就连朱棣也要给朱照容几分薄面。
“允熥,你四叔没有为难你吧?”
朱照容有些心疼的看着朱允熥,这个打小身体就不好的侄子,所有的皇孙中,她最看好的也是他。
奈何世事无常,竟然出了这样的变故。
“承劳姑母挂心了,四叔并没有为难我们,只是略微提点了一下。”
闻言后的朱照容依旧是有些不放心道:“如今你四叔登基为帝,根基未稳,难免有些疑神疑鬼,再加上此时有小人挑拨,你们难免有些防不胜防。”
对于这个姑母如此的挂怀,朱允熥还是心里感到暖洋洋的,毕竟,这后宫之中真正对他好的,不求回报,只是亲人之间的关心的话,恐怕也只有对方了。
“多谢姑母牵挂。”
一旁的梅殷把目光看向赵有容问道:“不知道令尊可从天牢里解救出来了?”
点了点头,赵有容声音柔和:“陛下已经饶恕了父亲的失礼,承蒙天恩仁厚,父亲克日前往皇陵守丧。”
梅殷微微一怔,对朱棣的这个处置有些意外:“竟然是去守皇陵么?”
对此众人都没有纠结什么。
拉着赵有容的手,进一步向前,朱允熥对着朱照容说道:“今日既然见到皇姑母,我有一事相求。”
朱照容大概已经猜到了自家侄儿想要做什么,问道:“可是让本宫好好地保护有容,带到身边教导?”
展齿一笑,朱允熥脸上噙着笑意:“皇姑母明鉴,洞晓天机,知道侄儿心里想法,允熥佩服。”
闻言之后的朱照容笑骂道:“知道你心疼有容,只是没想到你小子竟然也会拍这样的马屁了。”
说完这些话语,她拉过赵有容的手,道:“来本宫的仁寿宫好了,你在允熥身边,难免有些想对允熥使绊子的人,不好对他下手,从而选择对他身边的人下手,此次你父亲的这件事就是个例证,你若是在本宫这里,定不会让你受到这样的委屈。”
赵有容知道这也是为了她好,为了朱允熥好,于是点了点头。
“多谢皇姑母。”
朱允熥一脸煦朗道:“有容,在皇姑母这里,好好学习,多跟皇姑母说些话。”
赵有容看着朱允熥,有些依依不舍:“知道了,殿下。”
跟朱照容一家告别,朱允熥只身返回了宫中,再次来到暗室。
十一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身后。
“殿下,附近已经查过了,没有人跟踪。”
朱允熥点了点头,此时他不再是先前那副儒雅随和的样子,反而有些阴戾狠辣,像是一只不能随便招惹的枭狐。
“王聪此仇,必报之!”
十一已经见识过自己主子这副模样了,上一次让自家主子露出这副表情的人,墙头草如今已经都有两米高了。
可怜那王聪还不知道自己招惹了什么样的存在,以为得罪了朱允熥,还什么事都没有,在那巡防营喝酒唱曲!
“此事不急,过于急躁,会让朱棣怀疑是咱下的手,过段时间再解决王聪。”
十一明白自家主子爷的意思,想必他自己已经有了解决王聪的办法了,自己照做就行。
“梅殷如今还在宫中担任闲职,想办法把梅殷弄到实权上,再让他和王聪产生嫌隙,咱要借梅殷,以及宁国长公主的手,彻底除掉王聪,让他不得好死。”
没想到朱允熥刚和宁国长公主见了一面,就想着把他们利用上了。
二人渐渐地在密室密谋完,已经快到天黑。
......
李善长府邸
自从朱棣入主宫中以来,作为朱棣头号大功臣的李善长可以说是炙手可热,大有杜甫诗中所言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!”
夜下悄寂,四下无人。
只有略微的虫鸣在幽暗处响起,此时,李善长府邸中所有人几乎都已经睡下了,只有极少数的几间屋子内还亮着灯光,
“陛下临终前立燕王朱棣为帝?”
老臣韩政满脸不可置信地惊问出口,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上突兀地响起。
随即,满堂的窃窃私语如同夏虫一般,聒噪地传开。
“远在北平的朱棣?”
同样是元老的汤和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,话语中带着深深的疑惑。
另外的黄彬、胡美、曹良臣等人,也是眉目中闪露出一道精光,意识到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。
他们都是朝堂之中隐藏的朱棣党,在一些地方军中有着极高的话语权,不过,平日里他们都小心低调,从来没有表露出自己的立场。
哪怕是现在,他们也没有任何的轻举妄动,他们暗中交换了眼神,互相对视了一眼,示意稍安勿躁。
谁知道这是不是朱允炆故意做戏,为的就是把他们这些隐藏的燕王党连根拔除。
大家都是老狐狸了,不得不防!
其余一些不明真相的老臣则都是一脸茫然之色,他们面面相觑,眼神中满是惊愕与不解。
本来他们以为是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间的争夺,怎么还把燕王朱棣牵扯了进来?
先皇的儿子之中,就属这位燕王殿下存在感最低。
由于远在北平,平日里这位燕王殿下,也不轻易涉足朝堂,这朝中要么是朱允炆的人,要么是朱允熥的人,还真少见这位燕王的党羽。
难道说,平日里一直看起来德高望重的李善长,竟然是燕王的人?
这李善长究竟和燕王达成了什么交易,以至于此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,令众人都有些差点接不住招。
此时的朱允炆也一脸阴翳地看着李善长,几乎要将后槽牙都要咬碎。
仿佛在这一刻间,朱允炆遭到了史无前例的背叛与利用,心里的愤怒和凄凉无比繁杂,几乎想要立刻将对方撕碎。
他身形摇晃,不得已扶住御座的一角,一旁的李景隆却给了他个稍安勿躁的眼神。
“李大人,不知下官能不能看一眼陛下手书遗诏?”
白云先生唐仲实眉头微皱,目光紧紧地盯着李善长,他那擅长写作的手微微颤抖,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寻常。
李善长定眼一看出声之人,原来是唐仲实,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。
不过李善长也不着急,他轻抚着胡须,缓缓地说道:“当时陛下已在生死弥留之际徘徊,生命如同风中残烛,随时可能熄灭。”
“故而,陛下已然无法拿笔手写遗诏,唯有口言,由老夫代笔,如此才将遗诏传达。老夫对天发誓,绝无半句虚言。”
唐仲实点了点头,他虽然仍有疑虑,但李善长的威望让他一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。
“那既然如此,殿下......”
唐仲实突然转头看向朱允炆。
“李大人说的是否属实?”
朱允炆此时也已经恢复了镇定,不过,他的眉头依旧紧皱,眼中闪过一丝怨毒,他恶狠狠的看向李善长,那眼神仿佛要将人生吞活剥一般。
可李善长仿佛坦然无比,甚至有些疑惑地看向朱允炆,就好像在说,不是你让我这样说的?
此时朝堂之上,众人目光齐聚,都向着朱允炆看来。
这些目光之中,有幸灾乐祸的的,也有疑惑不解的,朱允炆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,咬着牙说道:“属实。”
此时,朝堂里终于彻底的安静下来,就好像无戏可看了一样。
但是,熟悉朱允炆的,都知道恐怕他现在已经在爆发的边缘了。
唐仲实还想求证些什么,但是已经有朝臣把他挤到了一旁,纷纷来到朱允炆的面前。
“新帝既然已立,为何不速请燕王殿下灵前继位?”
武将曹兴高声喊着,声音中充满了急切。
“是啊!请燕王!”
“恭请殿下迎接燕王!”
其他朝臣也纷纷附和,一时间朝堂上呼声此起彼伏。
朱允炆冷漠地看着这些人。
这些人中,有些人是隐藏的燕王党羽此时全部跳了出来,有些人则是朱允熥的人,他们只是想添一把火,让朱允炆下不来台。
剩下的极小部分是不明就里的,跟随大流之人。
“你们真是一个个胆大包天!此事没弄个水落石出之前!不准你们违背礼法!”
傅忠声嘶力竭地吼叫着,他挥舞着手中的笏板,试图让众人安静下来。
他是开国大将傅友德的儿子,也是没有任何党派的中立党,若说效忠谁,恐怕只有朱元璋。
“难道还要让帝位一直空悬不成?”
又有人高声询问。
朝堂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,你一言我一句,互不相让,嘈杂声几乎要将奉天殿的屋顶掀翻。
很快,隐藏在暗处的锦衣力士把这一切汇报给了蒋瓛。
朱元璋此时听着蒋瓛说着朝堂上的信息,微微有些错愕。
朱棣?
李善长为什么要扶燕王上这个大位?
朱元璋现在并不关心大位最终花落谁家,他只觉得心里七上八下。
朱元璋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朱允熥的身影,那个曾经活泼可爱的圣孙,如今却陷入了如此危险的境地。
朱元璋有些懊悔不已,自己好像有点玩脱了,他的本意是想看看这个大明江山离了自己,究竟谁能够坐稳坐强。
可没想到事情竟发展到如此地步,有些超出他的原计划。
这样,可能葬送掉一些人的性命。
其它人的性命倒是无所谓。
但是朱允熥他不可能不担心!
不知道朱允熥情况的朱元璋此时心乱如麻,哪怕他不成器,那也是自己的圣孙!
自己的本意是让适合做皇帝的人之间,争出决胜者,而不是让他们手足相残!
想到这里,朱元璋的目光坚定了起来,这场戏没必要再演下去了!
他看了一眼蒋瓛,眼神中传递着某种信息。
可是蒋瓛却对着朱元璋说道:“陛下,稍安勿躁,不如再静观其变,我想,这其中或许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误会。”
朱元璋眉头微蹙,对于这个跟着自己,从来没插嘴的贴身锦衣卫,此时出面说这话有些奇怪。
他声如洪钟一般开口:“说说你的看法。”
朱棣此时的脸色才有所松动,但是依旧没有让朱允熥起来的意思:“郑国公与殿下舅甥情深,等待郑国公出征,多多与郑国公通信,询问前线战事才是,别让郑国公累坏了身子!”
朱允熥自然明白了朱棣此言的意思。
对方是想让朱允熥通过写信让前线的常茂知道,他在朱棣手里,若是常茂敢有什么异动,朱棣第一个杀的就是他!
“陛下说的是,等到郑国公出征,我必定多多写信,询问他的身体状况!”
朱棣见此,也算是恩威并施了,他点了点头,朱允熥这才敢站了起来。
“陛下,臣告退。”
朱允熥小心翼翼地拉着赵有容的手离开了慈光殿。
帝王之心,果然深不可测,朱允熥这也算是第一次领略到了朱棣的天威。
此时,天边霞光渐满,落日欲溶,从生死关走了一遭的二人,也终于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。
“有容,你去帮我煲碗汤喝,然后跟岳父大人报个平安,我们被陛下召见这件事,想必很快就会被一些人知道,我怕岳父大人担心。”
赵有容点了点头。
正如朱允熥所料,他们被召见这件事,很快相关人士全部知晓,他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。
在军中正在阅兵的常茂知道了,也是有些后悔自己的鲁莽,不过听到朱允熥安然无恙地走出了朱棣的寝宫才松了一口气。
“郑国公不必多心,这也是陛下体恤关心皇太孙,你尽管明日好好地出征便是,若是能够将逆贼叛党尽皆缴杀,允熥殿下自然不会有什么危险。”
常茂身边,一个提着公鸭嗓的公公说道。
此人标准的宦官打扮,也是此次常茂随行的监军,属于朱棣的心腹王恩。
常茂岂能不知道这是朱棣在威胁他,让他投鼠忌器。
本就是直心肠的常茂说道:“不必王公公提醒,此战行军路上漫长,王公公还是好好地担心担心自己吧!”
常茂转身而去,只剩下王恩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了一声。
暗室内,朱允熥面前打开一则密信,看完密信的内容后,将之放到一旁燃烧着的烛火处烧了。
“四叔,好戏才刚刚开始,不知道接下来我给你的这个惊喜,还喜不喜欢?”
燃烧着的烛火映照着朱允熥有些阴冷的面容,在暗室中遽然熄灭。
......
济南府
朱允炆一干人等仓皇跑到济南之后,可谓是狼狈不堪。
安顿了下来,济南府相铁铉无比郑重地接待了朱允炆一行人。
听到朱允炆所说的朱棣罪行之后,铁铉更是直接暴走,那须发都快像是钟馗一般,爆炸了开来。
“燕王简直大逆不道!那李善长分明就是勾结蓝玉!假托矫诏,夺取皇位!”
铁铉激动地说着,唾沫横飞。
他是一个非常铁杆的正统拥护者。
朱元璋若是殡天,那必定是太子继位,太子若是也死了那必定是皇太孙,怎么也轮不到朱棣来做!
朱棣手里的那封诏书,没有多少可信度!谁也不会信那是皇帝临终遗诏,这东西,有没有都一样,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。
朱允炆终于在铁铉这里找回了自己身为皇帝的优越感。
铁铉一口一句陛下叫得他颇为舒坦,大有把铁铉封为宰相的冲动,对他大呼忠臣!
“陛下且放心,在这济南府,您可尽情居住,臣下这就吩咐下去安排人打造行宫,接下来,我们就发布诏书昭告天下,令天下诸王讨伐燕竖的不臣之举!”
朱允炆听了,简直要对铁铉竖起大拇指。
此时一旁的杨士奇说道:“陛下,臣有一计,可令朱棣不再如此猖狂!”
对于这个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翰林院编纂,朱允炆也是颇为看好,他的身边正好缺一个谋主,朱棣有姚广孝,李善长之流,他也应该有个商量事情的人才是。
黄子澄、齐泰等人太过书生气,而杨士奇机敏有余,又见多识广,是个好苗子。
“东里不知有何见解,速速说来。”
杨士奇正言道:“朱棣次子朱高煦如今封地就在山东之地,我们何不直接擒下朱高煦,令朱棣投鼠忌器!”
杨士奇此言,令几人都有些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唐仲实此时说道:“不可!先不说这样会不会惹怒朱棣,若是这样做,与小人何异?我们原本占据的道义会立刻化为乌有!”
杨士奇却反驳道:“纵使唐尚书说的有理,你怎么会不知道朱高煦会前来攻打我们?我们主动出击,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!”
朱允炆此时心里早就对朱棣恨的牙痒痒,听闻朱高煦如今就在山东境内,恨不得立刻把他抓来,生吞活剥!
“俞通海!给你两万兵马,去把朱高煦给朕请来!”
俞通海也是老臣了,如今看到为了一个皇位,朱家子孙手足相残,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:“陛下,唐尚书说的有理,那毕竟是您的兄弟,何必作出手足相残的事情来?”
杨士奇冷笑一声,不依不挠道:“先做出这样事的,不是我们,是燕王!”
朱允炆此时已经听不进去其它人的劝谏,对着济南守将谢贵道:“给我带兵前去给我把朱高煦给朕捉来,朕封你为大将军!”
济南府的这些人平生没得到过什么功劳,如今听说有这样的机会,自然是跃跃欲试。
朱允炆却不察此时的杨士奇嘴角处,浮现一抹奇异的笑容。
“陛下!金陵方向有变!朱棣派遣郑国公常茂率领大军前来讨伐!”
这则消息伴随着一个慌乱的小宦官传到这里来,朱允炆等人皆是坐不住了!
“谁?常茂?他不是朱允熥的人吗?怎么会为朱棣效力?”
朱允炆等人一时间大为不解。
还是杨士奇老神在在:“这想必是朱棣的驱虎吞狼之计,为的就是我们与常茂自相残杀!削弱陛下与允熥殿下的实力!”
“朱棣,实在可恨!”
朱允炆反应过来,不禁破口大骂。
“诸位,谁可敢去与常茂一战?”
朱允炆目光扫下,不少人都有些发怵。
人的名树的影。
对于常遇春的后代,他们没有十足的信心。
杨士奇却道:“陛下,我有一计,可令敌军不攻自破!”
李善长向着朱允熥的寝宫内部而来。
他手持诏书,挺身直背,颇有意气风发的一面。
如今这李善长在宫中可谓是权势极大。
赵有容始终是妇道人家,听到李善长此时前来终究是慌了神。
“殿下......”
一只温暖的手掌握住了赵有容的手,朱允熥虽然此时身体抱恙,但是看起来无比地淡定坦然。
“爱妃,别怕。”
只是这么一句话,便让赵有容安下心来。
此时,李善长也来到了居室,他不忘臣子的礼节,朝着床榻上的朱允熥行了一礼。
“参见殿下!”
朱允熥咳嗽了几声,病怏怏的说道:“李相不必多礼。”
李善长见对方小脸煞白的样子,脸上浮现一副颇为同情的表情:“殿下,皇上于昨日殡天,留下遗诏立燕王朱棣为皇帝,如今燕王已经入主金陵,暂代摄政王,允炆殿下逃出金陵,目前尚未追回。”
“燕王性格仁厚,体恤宗族,不忍手足相残,特地让臣来见殿下,希望殿下能够支持燕王登基,共同剿灭叛贼朱允炆,以匡正朝廷,内稳江山!”
朱允熥听了之后,依旧面无表情,但是身边的赵有容已经明白了李善长前来的意图。
他们被囚禁于深宫之中,哪里敢说个不字?
朱允熥平静地看着李善长,问道:“倘若咱不支持四叔登基,四叔又当如何?”
李善长将所谓的先皇遗诏递拿在手中:“先皇遗诏在此,白纸黑字,燕王登基乃是正统,难道殿下要无视先皇遗诏,抗旨不遵?”
朱允熥打开先皇遗诏,这里面却是不同于先前李善长在大殿之中拿出的那副。
展现在朱允熥面前的,却只有一个大字。
“等!”
立于朱允熥面前的李善长却没有丝毫的表情,依旧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。
朱允熥收了遗诏,说道:“还请四叔放心,既然是先皇遗诏,那么咱等子侄辈定当遵奉,还请四叔原谅,允熥如今重病在身,不能前去恭贺了。”
那李善长直言:“无妨,待荡清寰宇,请回允炆殿下,就是摄政王正式登基之时,殿下安心静养即可。”
李善长告辞了朱允熥,回去和朱棣复命了。
朱棣听到朱允熥重病,并没有过多的反驳之时,也是莫名地松了一口气。
毕竟,若论正统,当是朱元璋的诸多皇太孙,而朱允熥之母常氏又是正经的太子妃,身为朱雄英的亲弟弟,朱雄英死后,朱允熥才是真正的第一顺位人。
不说外面尚有常茂、蓝玉等人,朱允熥在内依旧有诸多党羽,实在是坐立难安!
“允熥,病得是否严重?李相觉得我是否要去看一看?”
朱棣思索了片刻后问道。
李善长尚未说话,一旁的户部侍郎夏原吉却说道:“不可,陛下,防人之心不可无,万一朱允熥暗地里派人在这里的寝殿之中布下埋伏,陛下此去岂不是凶多吉少?!”
夏原吉此话,令朱棣顿时醒悟过来,差点打了个哆嗦,此言并不是没有道理。
多少帝王将相,就是因为疏忽大意,结果中了暗中刀斧手的埋伏,做了个无头鬼。
李善长拈着胡子,看了夏原吉一眼,拍着朱棣的马屁说道:“夏侍郎此言极是!不过,臣想陛下应该早就想到了才对!”
朱棣听言微微颔首:“不错,其实朕早就想到了,不过,朕戎马一生,岂是几个刀斧手能够解决的?”
经过夏原吉提醒,原本还想要前往朱允熥寝殿的朱棣却怂了。
恰在此时,张玉等追击朱允炆的人前来领兵复命,他们的结果既在情理之中,又在意料之外。
张玉身穿盔甲,抱拳施礼:“陛下,我等追到京口地界,守将盛庸接过了朱允炆等逆党,往山东地界逃去了,还请陛下恕罪!”
朱棣不想看到的一幕果然发生了,他的脸上却是看不出喜怒。
“盛庸......放虎归山,天下要乱啊!”
朱棣微微挑了挑眉。
接着因为朱允炆逃走一事,深深地拧了起来。
李善长见状,立马开始了表演:“陛下,臣有一计,或许可为陛下分忧!”
听到这话,朱棣脸色稍稍缓和了下,问向对方:“李相有何妙计?”
李善长谋划于胸的模样:“我们可以将先皇驾崩的罪名嫁祸给朱允炆,然后号令诸王群起共讨之,献朱允炆首级者,可封王!”
众人听到这话,不由得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,李善长此计,与东汉末年的贾诩的乱武封王之计,又有何异?
一旁的夏原吉连忙道:“不可!李相此计不妥!可曾想过若是如此,我大明百姓必将生灵涂炭,届时,只会引起兵戈祸乱,动摇大明根基!”
李善长当即回怼道:“难道就要看着朱允炆在外虎视眈眈,养虎为患?”
夏原吉摇了摇头说道:“朱允炆始终是疥鲜之疾,不足为惧,只需遣一员大将,率甲士十万,以陛下天威讨之,李景隆、铁铉等人,必将手到擒来!”
深吸一口气,朱棣道:“那夏侍郎以为谁可担当大任?”
犹豫了一下,夏言吉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来:“郑国公常茂,可担此任!”
听闻此言,李善长、姚广孝几人齐齐一愣。
朱棣也有些不解:“常茂可是朱允熥的人,卿让他执掌兵权,岂不是养虎为患?”
只见那夏原吉挺起胸膛侃侃而谈:“非也!眼下朱允熥就在宫中,可以说是牢牢地掌握在陛下的手里!陛下此时完全可以以朱允熥为人质,令常茂、常升等人与朱允炆拼个你死我活,削弱这两派的力量,若是他们彼此的人能够拼个两败俱伤更好!”
夏原吉此计不可谓不毒,朱棣有朱允熥在手,常茂等人始终是投鼠忌器,也许真的可以为朱棣所用。
李善长想说些什么,姚广孝却给了他一个眼神,刚要劝谏的他才默默地把话咽了回去。
“此计可行,夏侍郎,宣郑国公常茂觐见!你们,先下去好了!”
李善长和姚广孝等人齐齐告退,而此时朱棣这个消息,也很快地传到了朱允熥的寝宫之内!
原本还在闭目养神的朱允熥立刻睁开双眼,那病恹恹的眸子之中,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。
李善长早就在殿外带领着群臣匍匐于玉墀之下。
宫墙外,朱棣骑着马望见咫尺可达的宫殿,从未想到过自己还会有着这样的一天。
当真算得上是如梦似幻一般!
他渐渐地回想起李善长当初向他投靠的那天所说的话语。
遍观诸王,唯有他朱棣方有实力登得上帝王宝座,当得了九五至尊。
当时朱棣只以为李善长是来试探他,但是,当对方为他处理了诸多事情后,才相信了李善长是来真心投靠。
并且,他又想起来遇见姚广孝的那一日。
那个时候的他正在边塞剿灭一支元军得胜归来。
他也是如同今日这般在北平城中,纵马俯视着街道两侧的人,瞥见了人群当中的姚广孝。
姚广孝当时一身僧侣的打扮,黑色的皮肤颇为惹眼,他并没有看朱棣,而是在教着孩童朗诵一句谚语。
“燕地春,春来燕,燕子往返梁棣间,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朱门家。”
听到这谚语的朱棣颇为惊奇,就好像是有什么预兆一般,挑动着他那根有些敏感的神经。
于是他派人把姚广孝请入了自己的府邸,和他促膝长谈。
也就是这一谈,让他遇到了一位贤才。
和李善长的言论一样,姚广孝也觉得朱棣有帝王之才。
于是,朱棣开始慢慢地发展自己的势力,厉兵秣马,但是他知道这个江山不可能轮到他,就算是自己的父皇死了,最终的受益人也应该是朱允炆或者朱允熥。
而就在这时,他忽然在前几日就得了朱元璋重病的消息,又有刚被调离金陵的蓝玉派人前来联系自己,说心灰意冷,欲投明主,姚广孝和李善长两个人齐齐觉得这是个机会。
于是,朱棣快马加鞭前往金陵,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,他孤身一人前来金陵,而蓝玉也悄悄改变行军路线,与他会合。
最终,李善长在内,蓝玉在外,帮朱棣完成了这一场几乎兵不血刃的夺位。
唯一的遗憾之处就是朱允炆竟然见势不好,带兵逃跑了,也不知道蓝玉丘福他们能不能抓到他。
若是让朱允炆跑了出去,那么,少不了让朱棣头疼的。
不过,朱棣暂且来不及想这些,收回自己的思绪的他已经到了宫内。
在他的面前,李善长手捧诏书,高声叫道:“臣,奉先皇遗诏,恭请吾皇登基!”
按照规矩,三品以上官员称臣,三品以下官员称微臣。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李善长身后一众大臣呼啦啦排金山倒玉柱一般跪倒在地上,尽皆高声口呼万岁,这里面有多少忠心,就不得而知了。
燕党此时是兴奋的,如今,太孙党随着朱允炆尽皆出逃,宫内剩下的就只有燕党、中立党和像常茂这样的朱允熥的人了。
“李相请起,这皇帝我还当不得,尚有皇太孙领兵在外,未曾请回,内有父皇尸骨未寒,本王建议,本王暂代摄政王,等父皇下葬,皇太孙归来,再议登基之事。”
朱棣此时颇为谦逊。
这也是他们提前商议的结果。
“朱棣竟然没有立刻登基,真是意外......”
常茂听到朱棣这么说,也是有些感到不可思议。
“先皇有诏,还请燕王不要推辞!”
李善长微微一笑。
身后众臣也齐齐大喊。
“还请燕王不要推辞!”
但是朱棣就是坚持不受,一番推辞之后,只是暂代摄政王。
群臣和朱棣达成了一个颇为平衡的协定。
朱棣来到大殿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人给朱元璋下葬,并且大赦天下,改年号,对着朱元璋的尸体大哭,又是一番颇为真情的流露。
此时,燕党黄彬出来建议道:“摄政王,宫内尚有朱允熥未曾离开,并且依旧有少部分人曾经支持朱允熥,是否......”
朱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,姚广孝与李善长也听到了这番建议,他们眼神互换一眼,似乎有什么其它的想法。
姚广孝此时说道:“陛下,我觉得与其杀了朱允熥,不如改成对其恩惠,一来,展示出陛下的圣心仁厚,二来,可以对其它有异心的藩王表现出,陛下并不是对兄弟,子侄赶尽杀绝之人。”
朱棣听了,觉得颇有道理。
继而把目光看向李善长。
“李相觉得如何?”
李善长也点了点头,说道:“道衍此言甚善!”
黄彬听了,却是眉头一皱言说道:“陛下,朱允熥并不是一般人,他不同于朱允炆或者朱棢,留着他后患无穷!”
朱棣却更信任自己身边的两个左右手,更何况,蓝玉可是对方的舅姥爷,若是真的杀了对方,恐怕也会让蓝玉心寒!
从而不再为他效力!
“不必,我相信允熥侄儿,李相,届时你去帮我慰问一下!”
朱棣觉得拉拢朱允熥,比杀了朱允熥要有用的多。
李善长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,说道:“是。”
此时的朱允熥寝殿内,他已经得知了今日金陵城内发生的大部分事。
他依旧是坐在自己的床榻上,十一静静候着。
“一切都如殿下所料,属下佩服!”
十一的言语当中充满了敬佩。
“接下来,朱棣恐怕会来派人拉拢咱,抚慰天下诸王之心,那且就配合一下咱这位四叔好了。”
朱允熥轻轻一笑,淡淡说道。
“殿下,皇上的下落我们已经查出,如今,皇上正和蒋瓛在京口石头城。”
朱允熥看着面前的地图,目光落在石头城处。
“皇爷爷这猫捉老鼠的游戏,还真是玩上瘾了,殊不知,这样,会把自己玩到局里去!”
朱允熥抬起一面小旗,落到京口处,目光中闪出一番凌厉之色。
“十一,知道怎么做吧?”
身后的十一阴仄仄地开口:“属下明白!”
此时,赵有容慌慌张张地推开了朱允熥的房门,十一立马遁去。
只见赵有容对着朱允熥说道:“殿下,我,我刚刚从奴婢采儿那里听到一个消息,皇,皇上驾崩了!”
朱允熥此时就像是换了一副面庞,稚嫩的脸上也惊讶道:“什么?皇爷爷他......”
赵有容面色复杂:“殿下,您先别急,臣妾听说燕王不知道为何找来一支兵马强行登基,而且,允炆殿下已经突围跑出金陵城了!”
朱允熥艰难地从病床上起身:“怎么会这样?!我要去见皇爷爷!”
恰在此时,宦官尖叫道:“李相,李善长求见皇太孙殿下!”
最新评论